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秋來


(長崎和平公園@2017夏末)

每年總有一天突然驚覺秋天來了
以2017年來說,大概就是今天
城市中的我們難以感知天氣的變化
今天還是隱若嗅到蕭瑟感

從小到大未試過寫完一本日記
今年初開了一本鮮黃的厚單行本
至今寫了三分二   大抵可以完成吧
不竟養成習慣只需要21天
又突然想起這Blog了

這一年是關於死亡的一年
畢竟唯一的哲學問題是人應不應該自殺
這個選項一直都在腦海中
為甚麼要活下去
這個問題不敢認真去答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終究會來到Anger Stage,痛苦到了絕地,
只有透過憤怒和憎恨,才能活下去。
我以為憤怒可以持久一點,
產生一種好好生存下去的動力
憤怒很快就消退了
又再次進入無盡的黑暗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卑微

我問他「我們之間有任何交易的可能性嗎?我要付出甚麼才可以換得你的愛?」
他沒有回答
我不敢去猜想他的真正想法
我說服自己
他也許還是愛我的

我知道我把自己弄得很卑微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關於被愛、被需要和個人價值

有些人的價值建立在知識上,有些人的價值建立在被愛、被需要的程度,如我,努力地嘗試討好他人,真的好犯賤。我不知這是不是叫作扭曲,但我喜歡被愛,這是最令我幸褔的。有時,不再被愛和不再被需要可來得如此突然,你整個人生的價值一瞬間被推倒。

「我明明已經很努力的了」,這世上就是有很多徒勞無功的事,我仍未言放棄,如果有機會我想再努力多一次。「你這討厭鬼,誰想給你多一次機會啊?」他說已習慣了沒有我的生活,在我還未能接受他已離開之前。這個世界能極速消化你的存在或不存在,所以才會叫吃人的社會啊。這陣子感受不到我是人類般的存在,行屍走肉也說得過有活力,應如玩偶,如垃圾箱旁毀爛了的玩偶。「可有可無」是最惡毒的詛咒,但我擺脫不掉。

我有想要做的事情嗎?我想是被愛和被需要。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食慾

近日想寫點關於「食慾」的想法,但剛翻看年初的Post才發現,已寫過差不多的東西。也怪不得自己啊,年初時狀態跟現在差不多,雖然曾以為幸褔可以持續久一點。

我是個很喜歡吃東西的人(至少到上星期之前也是這樣),空閒時就會在腦海中尋找下一餐美食,像是種白日夢?美食能帶來喜悅,所以飲食對我來說是種類似打機、看漫畫的東西吧。換言之,飲食只是種娛樂,當沒心神處理娛樂,就自然會把吃擱一邊。

好久沒試過飢餓的感覺,為食如我總能在肚餓前已吃飽飽了。近日嘗到久違了的飢餓感,即便如此,身體並沒有渴求著食物的情緒,想到嚥下眼前的食物就覺得太累人。飢餓感並不具說服力。身體一部分盡了本份提醒身體另一部份要進食;另一部份的身體卻無法作出回應,可能細胞本身也反映了生存意志。

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小森食光-春夏秋冬



總覺得很多日本電影都很合胃口。隨機看到《小森食光-夏秋篇》和《小森食光-冬春篇》,就愛上它們了!女主角市子居住在日本北部偏遠的小鄉,務農為生,曾離開家鄉出城打工,但始於無法適應,又回到小鄉村生活。市子高中的時候,媽媽就離家出走,市子練得一身好廚藝。整套電影就是記錄市子,配合四季的節奏,反覆耕種和煮食的片段,中間再穿插市子的成長片段,交待她的生世。

《小森食光》可以說是一套沒有甚麼劇情的電影,但整套戲的節奏、氣氛、畫面也太治癒了吧!!(嘿,對不起啊,太辭窮了)其中有兩幕令我很深刻,第一幕記錄了市子落田插秧的畫面,年月裡踏著單車來回家裡和田裡,配著廣闊的田園景致,市子說著一句讀白:「稻米會聽著人們的腳步聲慢慢長大」。另一個場景是市子在大風雪的冬日,製作「冷蘿蔔」,並將它們掛在屋外,配上市子一句讀白:「寒冷是必要的調味料」。整套電影幾乎只由市子的獨白支撐,襯托出農村內的寧靜和市子的孤寂,或說自主的獨斷獨行,整套電影都在寧謐的氣氛下進行。煮食對於市子來說,是生活日常的一部分;也是帶有鄉愁的,一種回憶過去的鄉愁;同時煮食也是一種治癒的過程。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關於一些計畫

早前友人寄來一張清單,列出BBC選出的100大美國電影,就決定一起把經典電影都看畢!若每兩個星期看一套,完成計畫時已渡過了四年的光景,期間會發生甚麼,我又會變成甚麼,或說能不能走到最後……一切一切的都是不可知的。這樣量化一個計畫,才發覺原來四年對我來說是這麼遙遠。

100大電影的第一位是 1941年的《Citizen Kane》。我好像從來沒有看過二戰時的電影,Kane 是一名報業大亨,影片一開頭就像新聞稿的撮寫,快速簡介了Kane的生平,而Kane在臨終時留下一字遺言「RoseBud」,令人費解,電影就開始敘述一班記者探訪Kane生前好友,找到「RoseBud」的秘密,過程中再穿插Kane的生平。可能小女子被充滿刺激的荷里活大片養壞了,覺得這套電影節奏太慢,亦沒有特別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橋段,算是不過不失的人傳吧!最深刻的或許就是它空白的結局,大概人生就是有很多無意義的說話和橋段,等待被安插一些意思,完滿人生吧!



第二名和第十名是《The Godfather》和它的第二集。初中的時候曾經拿起過Godfather,但看了十分鐘都放棄了,若當年看畢也許不會有甚麼感覺。多年後最終有機會看了,劇情、佈局和演技都非常精采(雖然因網速問題要分幾次看)。十分喜歡第一幕,教父在書房中接見不同人的橋段,簡單的對談品已能完全表達出教父的地位和氣勢。第二集教父的開首亦明顯有模仿這場景的意味。兩集的人物描寫都做得很好,對於角色的掙扎和改變都表達得很流暢,沒有見到突兀之處。聽說第三集後勁不繼,在清單上亦三甲不入,但結局還是要看吧!



腦海中有一個形象,是那個想要成為的自己,由於與現實的落差太大,變得愈來愈討厭自己,想相把身邊的人都推開,那種對自身的嫌煩,好像比落差更令我難受,很害怕到最尾只會把身邊的人都逼走。近來被這種不斷的自己厭憎的情緒困擾,困擾得內心不得平靜,無法閱讀,也常常感到心內的疲憊,很想得到種解脫。但愈想、愈掙扎、扎得愈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