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聽見你的聲音》
我前陣子毒煲了2013的韓劇《聽見你的聲音》。(內文含劇透)
它講述一個超能力少年,修夏。他在小時候親眼看著父親被謀殺後,便無緣無故地得到了聆聽別人內心聲音的能力。當年,女主角—惠成挺身而出,無懼殺人兇手的恐嚇,出來指證兇手,才能令罪犯繩之於法。故事發生在殺人案的11年後,殺人犯獲釋,準備向女主角報復。長大後的修夏就找到當律師的惠成,並陪在她身邊,決定保護她並幫助捉拿企圖殺害惠成的殺人犯。
它的劇情、表達手法不算老土,是一套令人愉悅的浪漫愛情劇。韓劇最吸引的莫過於型男索女和令人想入扉扉的浪漫橋段。而令我最大感受的,是它帶出來一系列的疑問:人與人的關係是否靠隱瞞和謊話來維繫?常說喜歡真心話的我們,究竟能承受多少真心話?隱瞞和謊話是否存在必然的道德問題?我認為《聽》在這些話題上作了不錯的討論。當然,這些題目都是老生常談,最後也沒有破天荒的結論。但我認為,一套劇集可提出些有價值的問題,引發人看生活的另一面,單單能夠展示出人性內的矛盾,已經不可多得。要求它帶出甚麼驚人或深遠的結論就太苛刻了。
男主角修夏因為他的超能力受了不少苦。他自父親被謀殺後便成了孤兒。雖然舅父願意收留修夏,但實質上舅父覺得他是個負累。舅父沒有宣之於口,但修夏已經讀到他內心的厭棄。而年紀小小的小修夏把讀心而來的心聲直接說出來,令舅父開始懼怕會讀心的修夏,把他看作怪物。舅父漸漸地疏離修夏,只願意提供生活費,不願意與這「怪物」相處。
我們很容易就會責怪修夏舅父的無情。事實上,要收養孩子,絕不是輕易的決定,而由頭至尾,舅父亦沒有放棄資助修夏。我實在認為不應將太多的道德責任放在舅父身上。而即使舅父覺得他是個負累,其實也沒有表達甚麼。雖然劇情沒有交待,但常理推斷,舅父沒有宣之於口或把情緒發洩在修夏身上,也是基於一種對修夏的關愛。或多或少,他的良心也在責備他,使他無法開口。而修夏的超能力即時察覺到他的心思,舅父連透過反思改變(可能是不好的)想法的空間也沒有。在完全毫無隱瞞的關係下,兩方都受到傷害。
劇中也交待修夏透過超能力知道人與人之間(表面的?)和諧關係背後一個關鍵,是隱藏了的心聲。第二男主角車律師面對殺人兇手的真相時,表達了「有些真相,是不需要被揭露的。」除此之外,劇情中用了不少的篇幅交待男女主角的關係。惠成很不希望被修夏閱讀到她的心聲,怕即使只是閃過的念頭也會傷害到修夏。真話與謊話可能沒有灰色地帶,但人與人的關係複雜得多。好像沒有絕對正確的做法,也沒有全是錯的。珍視真誠與誠實的我們,能不能承受得起真相的重量呢?我們是不是是時候放棄「關係中必須誠實」的潔癖?或許「隱瞞」也是種美德呢?
我蠻喜歡《聽》的結局。它最後帶出一個重要的訊息,雖然很簡單,但常被忽略:如果我們希望人與人之間完全坦誠而不影響雙方的情感與關係,請先令自己的心臟夠強大。不要因為對方一兩句不中聽的話就轉牛角尖,不要因小事就對對方「夢想幻滅」、感到失望,不要因為一兩句說話就入情緒低谷。最後,當然是大團圓結局的,男女主角也因對對方的愛和信任,克服了這個相處問題。
「你要強壯到底,再去替對方設想」《給自己的情書》
說得容易,但這實是畢生的課題。不夠信任對方、自信或信念不夠強韌很容易就會因為一兩句說話情緒崩潰。我們人生有幾多次,說了些實話,失去了些朋友;又有幾多次,聽了些實話,就沉瀝在無底洞中。好像無論經歷幾多次,也會因為同樣原因,跟不同的人離離合合的。如果心臟不夠強,才不要輕輕易易的說:我要聽真話。
小時候,我認為怎樣傷心難過也好,我要聽真說話,我要知道全部的真相。長大了,我反而沒有這種信心,既怕難過,又想知道真相,大概卡在這罅縫中。現在的我,大概傾向想活在善良的謊言中;若有些事情知道後,除了傷心,甚麼都不能改變,倒不如不知。但若知道了事情的部分,就會無法壓抑好奇心,要把真相全部揭開。所以,如過你善良地想欺騙我,就請盡力瞞到底,不要露半點蛛絲馬跡。因為,我沒有不追查的決心,也沒有不被影響的信心。修夏的超能力,逼著他練成了強心臟,我認為這種能力比讀心術更應被視為超能力。
韓劇多被認為膚淺、情節不合理、旨在鼓勵消費等。我不否認,但同時它嘗試在其中表達出很人性化的議題,哪怕只是勾起你小小的回憶,帶來反省,已經不俗了,不是嗎?
P.S. 我非常喜歡《聽》的結局,喜歡其對殺人犯心理的分析及對於「我們看待殺人犯的方式」作了個深切的反省。而男女主角的關係也是相差多年的姐弟戀,亦有違一般的韓劇戲路。我覺得近年的韓劇愈來愈進步,愈來愈像日劇。即使是主流流行文化,也開始挑戰社會的既定文化與制度。多一點這樣的流行文化,或許真的能改變甚麼。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散亂的後記
就這樣七個月了
過得很快,同時又很慢
我好像已經不太記得七個月前的自己
第一次自己出遠門
那時不安比興奮大多了
連轉機也怕不會轉
甚麼都怕
這六個月搭的飛機是廿年來的幾倍
由害怕到習慣
到現在
有了隨時到一個陌生地方生活的信心
信心成就可能性
現在的我
家人提供生活費
自己照顧自己一點也不難
其實有錢甚麼都可行
人生這一刻開始
要自己賺錢再生活,再供家人生活
很現實、很落地的挑戰
從前認識自己不喜歡改變,喜歡習慣
宅在香港、宅在家是最好
也許是從前沒有比較的機會
現在想想
或許我適合做一隻冇雀的腳仔(誤)
第一次到歐洲
二十二年來一直覺得歐洲是與眾不同是不同的童話國度
來到也沒有覺得不外如是
是親歷:啊,這也是地球的一角
的感受
半年來一口氣去了十個國家
有點可惜沒有去丹麥其他地方
只留在Copenhagen Region
這樣說自己去過丹麥半年好像說不過去
說最可惜的應該是去芬蘭之旅看不到極光
當初在exchange preference 填Copenhagen
我是真的不知道哥城是丹麥首都
也不知道丹麥在北歐
只知道哥本哈根會議和單車之城
說真的
誤打誤撞來了個好地方
Physically 來了才對歐洲地理有個大概的認識
也對歐洲文化有個概念
在旅途上遇上很多好人好事
很cool,
我也要成為熱心的人
雖與我的性格不乎
這些好事絕多發生在一個人的時候
七個月來沒有遭過小偷,也想不起甚麼壞事
是恩典,也是這個世界並不壞的證明:)
第一次長時間上另一間教會
很喜歡那間教會的文化
對,教會是人聚攏的地方
有人就要講文化
其實教會可少對人的控制,少權力架構
人對人的控制從來都不legitimate
教會可以很不一樣
剛到埗,不習慣哥城的寧靜
一入黑,甚麼都沒有
日頭時分也很冷清,叫香港人怪不自在的
昨天走在只有小貓三兩只的玻璃透光商場
享受陽光
覺得特別舒適,我好像習慣了這兒的寧靜
也愈來愈愛
這兒的夏天與冬天相差很遠
冬天像死城
夏天來了
正確來說是大太陽出來的時間
街上行人翻了幾倍
不知從哪兒冒出來
外國人的約會很簡單
坐在草地上曬曬日光就一天
和他們吃飯也沒有一個人會玩電話
科技和都市生活沒有嚴重入侵
北歐的夏天很完美
陽光也很舒服
這是我最冷的夏天
夏令時間、冬令時間
是在腦袋中的新概念
只有兩小時的黑夜和剛來到十五小時的黑夜
是個強烈的對比
喜歡這種分明
讓我明確觸得到時間的轉移
看到了哥城2014的初雪
也是人生的初雪
我常宣稱超怕冷
我竟在北歐過了個冬天
跟不同的友人四處旅遊
更認識自己
原來我骨子裡一點也不親切
笑,消耗體力
我每天都需要blue time
不是說每天都會難過
但我需要一個人,可以不開心、黑面的時間處理當天所發生的事
跟我生活的人會發現那個我跟平常的我落差蠻大的
會發現平常的親切和温和是種不徹底的包裝
哈,把友人嚇壞了吧
也發現我是個很警覺、很醒訓的人
所以半年來也是roommate 睡後和醒來前才能睡好
在hostel 也基本上睡不到
當然會紋啦,人嘛
關於生活
半年了
還沒有習慣外國的食物
不時外出也是到亞洲餐館
這一年都離家生活
迫著學會煮食,
嚴格來說只是把食物煮熟的能力
但這種基本能力叫我不再看著食物無從入手
也好叫我有個概念
現在可開始跟媽媽學煮飯
來哥本哈根前一個月剛搬了新屋
實在不記得香港家的地址
回港前先看一看才記得幾樓幾室
我卻會背丹麥的地址
一個人在異地生活,有很多要執生的時候
如突然要用不銹鋼煲煲飯
在外地才會有這種occasion, 在港時想到其他方法前已經落街買完飯
在路中間單車壞了,你會突然會修單車
在空曠的地方踏單車突然落雹,你會若無其事繼續踏
身旁也沒有可和你笑鬧天氣的人
說起單車
當單車成為交通工具
和在香港作為郊遊活動是兩種體驗
友人說前者會令你額外快樂
以單車代公共交通
你會享受一種對自己生活掌控的快感
我喜歡這種自己的路,自己一步步推前的感覺
坐車是快,卻沒有實在感。
平時只會在寬闊的沙田單車徑踏,
初時在馬路上,車子一邊在身旁飛馳
來到「實戰」,非常不安
不知從何時開始安了心
不用每個街口停下來看地圖
知道大概方向便能到達目的地
喜歡這熟悉感
漸漸踏車時聽電台
每次上學來回就要個半小時
所以,這半年聽多了很多東西
不知不覺地能穩定地單手踩單車
能一邊踩一邊覆message
當然是會失手的
遺憾是練不到單腳上單車
哼!要給我多半年時間嘛!
一個人踏較長距離的公路
公路蠻可怕的,但不算太累
在公路上有司機主動停下來
人生第一次坐順風車
這個故事有點搞笑,
有機會問我,再告訴你
前幾天有個丹麥人告訴我她也第一次踏了那條長公路
她覺得一個外人踏得完,身為丹麥人也該踏一次
旅遊就是這麼一回事
做些在家不會做的事,做些local 人也不做的事
能成為別人的motivation,表示小小自豪
我會想念我的單車
它現在在一個烏克蘭女生的腳下
她這幾天剛剛搬到丹麥
第一次不敢問對方離家移民的原因
我怕那會是一個不禮貌的問題
願她的家與國一切安好
依然一句丹麥語也不會
英文也沒有怎進步
但的確不怕說英語了
兩個台灣朋友說我的國語(變得)很台灣口音
自我感覺良好
對於讀書
沒有甚麼好說的
因為沒怎讀過
讀了master course
嗯,不簡單啊
在丹麥是無業遊民
有無限的時間看新聞、評論、電影、劇集、聽電台和音樂
接觸到很多資訊
多是水過鴨背
在外國沒有喜歡上咖啡,卻喜歡上法國電影。
七個月只有video and audio 沒有書,
因為我討厭看英文書
所以現在非常面目可憎
To read list 水蛇春咁長
看著來
可能是因果,
耳筒經常壞
非常不憤經常要花錢買耳筒
開始明白甚麼叫
不帶走一片雲彩
是種虛無之感
對於人
有那麼一個人特意text 在北歐的我
說要跟我絕交
當時是憤怒、又是悲傷
現在,希望時間把雙方負面的情感都消磨殆盡
聽說在你遠行時依然保持聯絡
就是可以一直維持下去的關係
人與人在不同的距離,會說不同的話,會成為不一樣的朋友
我認為那種距離是好的。
感謝和我寫信的人
喜歡手寫的字句
喜歡這種復古的期待
是在香港不會做的事
感謝讓我能好好想想寫寫
透過筆桿錄下生活
才夠深刻
我還是很怕生保
和陌生人談話依舊很生疏
慶幸也認識了很好的人
想到一些人,可能就這樣
一輩子也不會再見了
聚散有時,
在聚的時候,
感謝你讓我好好的說再見
完滿地結束能治療傷感。
上機時
有種離家,去香港旅遊之感
但我的確是回家了
而我不清楚有甚麼在這個叫家的地方等著我
訂閱:
文章 (Atom)